2018年10月29日—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福建莆田隆重召开。在“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住持觉醒法师作了主题发言,以下为主要内容:
扬佛教之光
助力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我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是我国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强调“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认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主动契合了沿线各国加快发展的美好愿景,赋予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深受沿线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和响应。“友善、包容、互惠、共生、坚韧”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极其重要的当代意义。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贸易之路,也是宗教文化交流的信仰之路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之路。佛教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主要的共同信仰,谱写了千古传颂的中外友好交流篇章,是增进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渠道和主要纽带。海上丝绸之路遗留的众多佛教古迹和圣地,凝聚着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佛教徒的共同记忆和文化脉络。在绵延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佛教高僧秉持普度众生、为法忘躯的悲心宏愿,凭借着高擎法幢、砥砺弘扬的勇猛精进和卓越智慧,劈波斩浪、筚路蓝缕,沿着联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汇融合,为世界佛教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时值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开拓创新,积极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构想,致力于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在文化、教育、艺术、科技、旅游、卫生、体育等诸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打造沿线各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之幸、世界之幸、人民之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的发展需要,是佛教界的时代任务,也是推动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服务人类的时代责任。广大佛教四众弟子应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倡议,秉持使命意识、绍继古德遗风,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姿态,高扬佛法之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借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举办之机,笔者不揣冒昧,抛砖引玉,谨提如下六点建议:
一
主动搭建平台 形成交流机制
讲好中国故事
佛教界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肯定离不开讲好佛教故事。要充分发挥好佛教在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人文外交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通过与沿线国家加强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4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在陕西省宝鸡市成功承办了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大会,计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区中心代表、观察员及特邀海外嘉宾近千人出席了大会。这是“世佛联”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是中国佛教协会与“世佛联”友好交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进一步密切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关系,更好发挥中国佛教协会在国际佛教组织中的积极作用,增进中国佛教徒与世界各国佛教徒的团结和友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佛教协会与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世界佛教论坛,自2005年发起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届论坛都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海内外高僧、专家学者、各界精英云集参与,在这个机制性、国际性的宗教交流平台上,大家畅论佛教未来振兴,探讨文明交流大计。以促进两岸四地佛教界友好交流与合作为共识,以扩大与世界佛教界的联系与对话为宗旨,成功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和中国政府亲和、开放的形象。“世界佛教论坛”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对话的高层次平台,为中华佛教界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大有作为的舞台,是当代世界佛教交流中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应该继续办好、办下去,成为促进三大语系佛教友好交流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二
参与沿线国家佛教古迹修复
主动开展圣物巡展
积极传播佛教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东南亚、南亚各国多以佛教为主要信仰,与中国佛教界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中国佛教走出国门,可以成为落实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力支点。寺观教堂是宗教文化的载体,历史上的传教僧侣求法弘教、辩经讲演一般都要在宗教场所内进行,而留下他们辉煌业绩的记录大都也离不开这些场所。中国佛教想要走向世界、走向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中间,就需要找到自己的立身处和依附点。因此,我们要依据历史记载有意识地开设或参与修复部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寺观教堂,以此为立足点,向当地民众精神领域辐射,成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大家乐意聚集和交流的宗教文化中心。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们要团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成立国际性的佛教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发掘各自独特的优势,成为联系亚洲各国佛教重要的文化纽带。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利用周边佛教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佛教圣物的敬仰,定期组织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等佛教圣物出国供奉,不断增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统情谊,扩大中国佛教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
三
总结佛教中国化经验
深入研究当地风土民情
主动融入沿线国家文化氛围
中国佛教两千余年的历史,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互鉴的历史。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涵,充分接纳和改进中国人民的民间习俗和传统习惯,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当前,我们在主动深入“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宗教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所在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土民情,积极做好沟通和融合工作,以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佛教特有的文化内涵传播出去,方便当地民众吸收和运用,从而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注重小语种外语交流人才培养
夯实宗教文化交流基础
中国佛教有句俗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没有厚实的人才基础,就不可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就弘扬佛教文化而言,没有一支懂佛教、会外语、善交流、勤敬业的人才队伍,就无法完成佛教文化交流的重任。针对目前佛教界外语人才奇缺、尤其是小语种人才几近凤毛麟角的状况,单靠佛教界自身的资源恐怕难以达成尽快培养出一支佛教外语交流人才队伍的目标。要借助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深厚的宗教学识造诣的国际型佛教交流人才,进一步夯实佛教对外交流的基础。自2008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在上海玉佛寺举办首届“佛教外语交流会”以来,中国佛教界已连续举办了多届“佛教外语交流会”,也在上海举办过首届佛教英语人才培训班,在发现佛教外语人才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外语人才培养经验,希望这个机制能够持续保持和发展,成为服务“一带一路”佛教外语人才培养的平台和基地。
五
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
多语种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现状、中国的发展
在当代,媒体传播对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时俱进地掌握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把佛教同社会连成一片,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佛教的文化内涵。要积极拓展和深化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佛教文化交流与合作,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弘扬和传播中国佛教、发出中国佛教应有的声音。新媒体手段为当代佛教参与社会、弘扬正法、化导群生、净化社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灵活的手段。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采用多种语言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佛教、中国的现状、中国的发展,为中国佛教、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而积极谋划、戮力践行。
六
加强宗教间的对话和交流
凝聚集体智慧
共谱交流新篇章
“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国与国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宗教间的对话决定着宗教间的和平,并深刻地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目前,我国宗教界已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建立、发展了友好关系,积极参加涉及不同文明、不同信仰的国际宗教会议和宗教学术会议,广泛参与国际宗教组织,提升了我国宗教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宣传了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真实情况,表明了中国宗教界提倡和谐、爱好和平的主张,展示了我国宗教界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不同文明、不同信仰间的对话与合作,增进了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在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的同时,我们既要做好与当地宗教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要加强与我国兄弟宗教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大家拧成一股绳,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共谋发展。
让我们积极秉持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以本次世界佛教论坛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及世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不断拓展丝路国家互利合作的新领域,为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